隨拍的樂趣-大溪



趁著準備出發到東埔及日月潭之前的那個下午

把握難得的秋日艷陽,從三峽大豹溪、再由台三線到大溪



在大溪的街上,因為不是假日,人潮不多

逛起來感覺很好,很舒服

走到了老街的最尾端,天清水清風景好

當然準備了幾個姿勢,拍了幾張照片回家欣賞


當轉身踏著樓梯準備往上的時候,握在手上的相機不假思索地又按了一下快門

沒有構圖,沒有思考測光,但是我看著天空就自覺想要按下快門

於是頁首的這張相片於是產生

我很喜歡,沒有甚麼理由的喜歡

這大概就是隨拍才能獲得的樂趣吧




最後要離開大溪的時候,帶了一些香草AMY的乳酪球

(照片這一小盒是最後剩下的一點點,另外還買了兩大盒三小盒...)



這看起來不起眼的玩意兒,滋味還真的很不錯

難怪網路訂購這麼瘋狂(聽說要三個月才拿得到)



















































 

NOV & DEC



很久沒上班之後,忽然正常了起來才覺得真的很累

目前計畫

11/12~11/13同事們去雪霸農場

11/14~11/16攝影社可能去合歡山或者武陵農場

其他的時間...做一天和尚就敲一天鐘吧...

進無步退無路的窘境



王老闆倒了,這比預料中的突然一點點,但是一點也不意外

終於跌破票面關卡的股價,無論是7%或是3.5%其實從帳面來看已經差距不大了



算一算我已經整整四周沒有正常上過班(Training、夜班、中班、連休)

明天就要收假歸隊,還真的有那麼一點不能習慣

偶而還是會跟同事通通電話,關心一下自己工作的進度

知道自己的機台又給大家帶來了一些麻煩

馬上緊接著來的卻又是相當可怕的報告攻勢

工作對我來說,其實並沒有太大困擾

當一切都按部就班地步上軌道時,問題也都不是甚麼問題

只是當公司逐漸在一些地方縮減成本支出的時候

才發現要維持住自己的工作態度及品質是遙不可及的空談



而我當然一再地萌生退意,只是來來回回有太多必須的考慮互相牽制著

最嚴重的當然莫過於整體不景氣的壟罩下,離職本身就是相當的風險

沒有好工作可以找,更沒有不會倒的老闆可以靠

依照這財大氣粗又多多少少有點人情味的企業風格來說

目前公司應該是還沒有考慮裁員的打算

但種種的節約政策卻已經讓原本順暢的生活與計算亂了章法

縮減的收入加上太多無所事事的時間是讓我最不想待下去的誘因

其他那些甚麼自我實現的成就感,其實我早就一點都不在意了

做些我覺得舒服、自在,最好能不影響我的家庭生活的工作是我最大的期望



總之,放假放得多了

太無聊的時候,也許可以看看其他的工作吧

當我拍照拍到開始沒有動力的時候

也許就可以改安排一些Interview也不賴...



































 

這個夏天的天空特別藍

今年算是又重新對拍照開始熱血的一年

Digital跟Film的感覺畢竟還是不太一樣

但總還是會逐漸適應吧
























































我看得見的,藍天



颱風前的周五下午,正逢值班之前最後一點空閒

因為偶然的一點關係,早早就驅車回家

從高速公路高架橋北上

從角落的一端從山谷之間鑽進這個總是煙霧瀰漫的城市

像是跨越層層障礙地大步大步地邁進



這一天,颱風來臨之前

天空特別乾淨也特別晴朗

在夏末初秋之際

這樣的天空已經越來越難得了

沒有太多的想法,我只是背著相機走到了河邊



在城市裡,時間的潮水急速催老了川流不息的河

我們要跨過高高的水泥圍牆才能看到一個究竟

看見在這裡也能擁有的一點不同思念

那是水的柔情,她靜靜無聲地背負著多少該與不該



沒有甚麼捨得不捨得

只是一種恰好符合心境的頻率

對應上了,於是有了共鳴

也許過了明天,換了個方向

就不再那麼深深感受



在天還微明夜卻即將至的轉換時分

我漸漸分不清楚那是晴朗還是昏暗的藍

照亮的燈火尚未點明前方的痕跡

但,也只有這樣才能看見在那高聳之外

令人驚喜的藍天































  

山還會是山,海也還會是海



在西子灣拍的一張夕陽

看著遠遠的船開往夕陽的方向

當下並沒有太多的感覺

但在無意之間又看到這個畫面的時候

或許是因為又多看了一次海角七號的關係

也可能是工作的忙碌以及值班日夜顛倒的關係吧

怎麼有種也想和它一起離開,走向天涯海角的希望...

































  

從做四休三開始...然後呢?



從上個禮拜開始,公司要求每人每周排休一天

每個月考勤週期結算

EX.十一月週期10/21~11/20共五周,在這一個月內,必須要請五天假排休

請甚麼假任選,反正總有一天特休、彈休、補休、換休都會用完

最後就是要請無薪假來休,也就是公司目前的期望值是每個人只領6/7的薪水

然後呢???

跟高層開廠商殺價會議的時候

聽說做四休三再接下去就是做三休四了

這代表甚麼意思呢?

就是說一個專職工作卻一個月有超過一半的時間都在放假

可能這個產業真的面臨空前絕後的低潮吧

但...在關心公司的走向之前,要不要關心關心一下自己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