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說什麼?


Photo by MINOLTA X700+MC 50/1.4


  


"你不是有話要跟我說嗎?"


"是啊..."


"那你現在怎麼不說?"


"是啊..."


"我不懂,你怎麼會這麼懦弱?"


"是啊..."


"難道你現在連說話都不能勇敢嗎?"


"是啊..."


"你在害怕什麼? 你說!"


"我..."


"說啊! 再不說,你以後再也沒有機會說了"


"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說..."


"為什麼不知道? 你就勇敢的說出你心裡想的事情啊!"


"我真的會怕"


"怕什麼?"


"有些話,說出口的後果很難預料"


"所以呢? 你就決定一輩子當個啞吧嗎?"


"不,不是這樣的"


"那不然是怎麼樣? 說啊!"


"我..."


"你總是憋在嘴裡,我永遠都不知道你真正的想法是什麼?"


"我以為沒人在乎我的想法..."


"我一直都在乎! 但是你卻總是狠下心來讓我自己盲目的摸索"


"我不知道..."


"你現在知道了..."


"其實我只是想問問你的生活、你的心情"


"我? 我一直都很好啊!"


"是嗎? 你有誠實的問過自己嗎?"


"你是什麼意思?"


"你總是覺得我太懦弱,但是你卻不也是不能勇敢面對自己嗎?"


"不,你又不了解我,你怎麼能夠知道?"


"是嗎? 是吧! 我真的是不了解你,不了解你為什麼要這樣對我?"


"我對你一直都很好啊,你說這種話是不是太過份了?"


"就是因為你對我總是很好,好到讓我有種距離感"


"什麼距離感?"


"你對我的好,卻總是拒我於千里之外"


"你在說什麼? 我聽不懂!"


"沒關係,你只需要知道一件事情"


"什麼事情?"


"我是你的朋友"


"拜託,這個我知道啊!"


"我說的是,我是個會給你祝福給你幫助陪你痛苦陪你哭的朋友"


"你..."


"我好不容易提起勇氣說了這些憋在心裡很久很久的話,你能懂嗎?"


"你是不是..."


"不是,至少現在不是!"


"那以後呢?"


"不知道,我對於下一秒鐘的變化沒有興趣"


"我從來不知道你想對我說這些"


"我怕你誤會,也怕我說的不好讓你生氣"


"也許吧"


"我們都太容易被複雜的世界影響"


"嗯,我懂了!"


"嗯..."


..............................


 

你也會鼻子過敏嗎?

Photo By MINOLTA XT

因為沒有內文相關的照片,只好找張食物的作封面

 

鼻塞,流鼻水,沒有原因的過敏

是否也曾經耗盡你的體力你的精神呢?

如果你也想要改善鼻子過敏的不適

不如試看看我自己覺得還蠻有效的這個食補方法吧

材料:

1. 新鮮溫體帶皮羊肉 兩斤 (不可以買冷凍過的)

2. 新鮮的人蔘一條 (不可以買乾燥過的)

3. 薑母 兩斤 (這個菜市場很多)

4. 黃耆 當歸 枸杞 少許 (請到有信用的中藥店買 比較安全)

 如果不知道少許怎麼買 就買黃耆5元 當歸20元 枸杞5元吧

5. 麻油 一碗

6. 米酒 一瓶

 (為了安全起見 請買公賣局的米酒 要買沒有加鹽的那種喔)

做法:

1. 首先我們要將薑母裡的薑汁弄出來

請先把薑母全部洗乾淨,很累我知道,但是就是要洗乾淨

然後丟進料理機裡打碎,用濾網擠壓出薑汁

再用大約1/3~1/2瓶的米酒倒進薑渣裡把薑汁洗出來

再用濾網擠榨一次

弄完這個步驟,光是酒精跟薑汁的揮發

就會讓你滿身大汗滿面紅光了...

2. 汆燙羊肉去血水

不用太久,稍微幾十秒就夠了

3. 將麻油用薑爆香,把羊肉丟下去稍微炒過

就像煮三杯那樣,但是不用炒到熟,除非你想偷吃一塊

4. 準備一個燉鍋(陶鍋最好) 把剛剛炒過的羊肉放進去

鍋子不要太大不要太小

5. 把人蔘切片,倒進薑汁米酒以及水,淹過材料就好

最好是水跟酒的比例一比一

6. 用耐熱的保鮮膜封住鍋口,再蓋上燉鍋的蓋子

7. 準備大鍋子裡面燒滾水,放進燉鍋隔水燉四小時

要隨時注意大鍋裡的水位

請在旁邊用另外的鍋子準備一些滾水隨時加進去

不能加進冷水喔~~

8. 請享用~

藥材可以撈出來,也可以不撈

兩天內請把這一鍋吃完

吃人蔘的時候切忌蘸用豆類的醬料

醬油豆瓣醬甚至是沙茶辣椒最好都不要

  

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

多麼不起眼

Photo By MINOLTA X700+MC 200/4.5 RVP100F

Feb,2004 台中車站(後站)

##

這是多麼不起眼的號誌燈

在複雜的鐵路網中有太多太多一樣不起眼的號誌燈

就像我

在茫茫人海之中

有著太多太多和我一樣的平凡

不過雖然是平凡

卻往往可能在某些地方某些時候顯得重要

那個需要我們的地方在哪裡呢?

什麼時候才是我變得重要的時刻呢?

不知道

我們都無從得到答案

因為人生太複雜

遇見的人碰到的事發生的一切總是令我們料想不到

就像不斷分岔的鐵軌

在二分之一的機會中不知道會往哪走

我想

當機會來臨的時候

我們就會忽然受到重視吧

在這之前

我會保持著耐心等候的心情

靜靜地站在一旁

抱著希望去看待一切

其實想想

能夠輕鬆地站在暖暖的冬陽裡

不起眼的隱沒在人群當中

用自己習慣的步調前進

這麼愜意的幸福

或許也是不錯的人生 不是嗎?

發覺自己陷在一個不知去向的迷宮裡頭

有種混亂的感覺

Photo By MINOLTA X700+MIR 20/3.5  Xtra400

信義復興南路口/2003夏天

##

站在車來人往的十字路口

發覺自己陷在一個不知去向的迷宮裡頭

看不見過去

也找不到目的

就像忽然夢醒一般

只發覺自己竟然走到了這麼一個地步

進無步 退無路

看不見方向

也找不回夢想

就像這個錯綜複雜的路口

迷惘的恐懼掩埋了自信的怒吼

彷彿整個世界正在狂奔

用我所追不上的速度自顧自的向前不肯回頭

忽然之間

有種混亂的感覺衝進了咽喉

像把利刃穿過我的身體

想要掏空我身體裡每一滴沸騰的熱血

怎麼我的視線越來越模糊

怎麼我的思想越來越慌亂

停不住的出血讓我開始面臨失溫

於是

我在這個不知所措的街口

漸漸的失去體溫

漸漸的失去勇敢

也漸漸的失去屬於自己的生命....

希望

Photo By MINOLTA X700+50/1.4 Delta400

謹以此張照片希望大家都健康

##

即便是躺在床上的病人

也會望著頂上的燈

期待著窗外的陽光

是否一切安好的我們

更該抱持希望

別用淚水掩蓋妳的笑容

往光亮的地方看看

有一個刺眼的地方

叫做希望

往希望的方向

路名稱為成長

經過成長通往希望的地方

就是夢想中的天堂

士林夜市

Photo By MINOLTA X700+new MD50/1.4 RVP100F

圖為大東路入口

##

從小我就在士林長大

士林夜市距離我家走路不過15分鐘的路程

每當聽到看到介紹有關這個臺灣屬一屬二出名的夜市時

總是有種莫名奇妙的感覺

就像忽然有一天發現你身邊一個不起眼的朋友

居然是個家喻戶曉的名人那種感覺

對於士林夜市其實我沒什麼認識

尤其是當大鐵皮屋拆掉後

該去哪吃東西?

就連我自己也不知道~

所以囉~

基本上是很歡迎各位朋友到士林來找我的

不過呢~

要吃什麼要逛什麼你可得自己先想想

^^

妳不懂

Photo By MINOLTA X700+MINOLTA MD 135/2.8 RVP50

Place&Time:BALI/2003 Summer

##

希望我能背著妳走遍天涯海角

也希望我能負擔妳小小肩膀上的負擔

多希望妳能永遠快樂

更希望妳能一直幸福

我知道我很難成為妳生命裡的他

更知道她也很難成為我生命裡的妳

也許妳永遠不會知道

這裡曾經有我

甚至妳永遠不會相信

那人竟然是

好想回去...

Photo By MINOLTA X700  @ HSNU

KODAK TX400 developed by HC110-b

##

如果有人問我

握著相機的這些年來 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收穫最多

我會不加思索的指出畫面中這個地方

踏進這個大門之前

充其量我只會對焦、簡單的測光

別說是構圖基本原則了

我甚至連底片有什麼種類都一無所知

但是現在我卻能夠拍出還能夠看的相片

我想,我真的很感謝這個地方

不但讓我踏進了攝影的世界

更讓我結交了一輩子最好的朋友們~

##

離開也許多年了

雖然歷經了大學社團、甚至是近百人的攝影營隊

卻總只能在不足掛齒的小技巧上有所成長

對於攝影的成熟度早已停在原點徘徊許久

很擔心我會越來越像拿著相機的老頭子那般

只知道怎麼拍出漂亮顏色、正確曝光

但是卻缺乏內容...

說真的,我真的很怕

如果可以,真想回去

回到那個我熟悉的空間

回到那個我能成長的地方

攝影的所在...

Photo By MINOLTAX700

KODAK TX400 developed by HC110-b & dpiwork by PHOTOSHOP CS

##

今天在MFC上看見了一篇相當令人感動的文章

http://www.minolta.club.tw/phpBB2/viewtopic.php?t=12000

點進她的相簿

看了她的相片

真的覺得好可惜

她是一個多麼堅強的女孩

上帝給了她可能我們都沒有的堅強、樂觀、勇敢...

卻忘了給她健康!

忽然覺得,能夠健康的在這裡打著鍵盤

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我已經擁有了這個世界上最難得而寶貴的健康

其他的一切似乎就也不在那麼重要了

下次拿起相機的時候

可能又是另外一種心境

就如MFC上的那位大哥所言...

觀景窗後的那雙眼睛,

和鏡頭前讓你心靈共鳴的人事物,

才是攝影的所在。

或許我的器材不是很好

或許我的技術不夠純熟

或許我的作品不夠水準

但是躲在觀景窗後的我

卻是拼了命地找尋能夠和我心靈共鳴的一切

這就是我的攝影

就如那個動人的女孩一般

堅強而勇敢地面對一切

那就是她的美麗....


不加味的笑容

Photo By MINOLTA X700+MD50/1.4 RVP50

Place & Time: BALI  2003 Summer

##

其實本來並非要用這張峇里島女孩

但是臨時找不到其他適合的照片 只好將就一下~

認識我的朋友應該多少都知道

我不是很喜歡拍人像系列的照片

其實並不是因為我不喜歡拍下女孩子美美的那一面

而是我對於那樣的畫面並沒有太大的感覺

對一個陌生的對象怎麼樣也笑不開懷吧

即便是最專業的MODEL,相信也一定有差異

但是小朋友就不一樣了

沒有太多的心思

沒有太多的顧忌

展現出的總是最自然、純真的那一面

對於 喜、怒、哀、樂 沒有太多刻意的掩飾

這樣直接的感情,對於年齡越來越大的人們來說

幾乎是一種奢侈了吧~

所以我很喜歡小孩子

因為他們的純真

也因為他們的可愛

更因為他們擁有我所無法擁有的那種感覺~

停駛的西幹線平快

2004年12月31日 北上的平快車

Photo By MINOLTA XT & dpiwork by PHOTOSHOP CS

##

台鐵西幹線的平快車已經在2005年1月10日全部停駛

這兩天才知道這個消息

雖然不常搭火車,但是還是會感覺到有點失落

該怎麼說呢~

雖然平快車總是有種緩慢、骯髒、陰暗的感覺

但卻就是因為如此

才多了一份特殊的感覺

想到高中畢業那年的六月

趁著還有許多同學埋首苦讀的時候

搭著台北零點零分的平快車南下

買了當時最流行的"永保安康"車票送給大家

在車廂前後門壞掉的車上

差點因為到隔壁車廂上廁所而回不來

後來還是趁著靠站 跑下月台才回到我的位置

半夜經過農田

關不上的車窗飄進濃濃的豬屎味

在不舒服的椅子上過了一夜

那是我第一次在火車上看到日出

前些日子還想要找個時間再搭一次

重新體驗一下那種感覺

只是沒想到

這麼快

就沒機會了.....


Photo By MINOLTA X700+Vivitar35-105 RVP50

2000夏天  南下的平快車

多麼想流浪~

Photo By MINOLTA X700+MD135/2.8  @ 新竹南寮

##

嚮往自由天空的心靈

不願意受限在這迂腐的肉體裡

如果可以

多麼希望迎著風面向陽光

自在的奔馳在蔚藍的天空下

渴望的不多

只是自在的呼吸

用力吸一口愜意飽飽地充滿胸膛

不客氣的吐出所有陰霾一掃而空

呼~~

我好想揹著相機去流浪....

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Photo By MinoltaX700+MD135/2.8+3X(405/8) E100VS

Place/Time:基隆河岸堤防劍潭段/2003初夏

##

反覆聽著陳綺貞的 after 17

"一步一步走過昨天我的孩子氣"
"我的孩子氣給我勇氣(孩子氣保護我的身體)"
"每天每天電視裡販賣新的玩具
"我的玩具是我的秘密(就是我自己)
                                                                               
"自從那一天起 我自己做決定"
"自從那一天起 不輕易接受誰的邀請(不在意誰的否定)"
"自從那一天起 聽我說的道理"
"When I am after 17…"

清柔的歌聲伴著愜意的旋律

舒服而自在的感覺卻是這麼樣的難得...

想起那天,背著相機走上我家附近的堤防散散步

遠遠的看見了這個女孩專心地看著球場上盡情奔跑的男孩

是建中橄欖球隊

我猜想,她也許是其中某人的女朋友吧

也或許,其中某人是她心目中的男朋友

初夏午後的陽光

就像17歲的愛情

看似溫柔,卻很容易讓人受傷

可愛的女孩把手臂塞進自己的衣服裡

有點難耐的喝了口水

看了看天空的太陽

又繼續專心注視球場上的某個人

不用逛街、不用牽手、不用溝通

清淡平凡的相處卻往往是最珍貴甜蜜的幸福。

DC ISO與畫質之間的比較


上圖:ISO50 0.625s F2.8
下圖:ISO 400 1/15s F2.8

這是比較不嚴謹的測試比較
因為沒有腳架 只有靠著扶手
所以穩定度很不固定 請忽略晃動的影響
兩張相片拍攝時間只差28秒,橋的顏色亮度都是不變的
沒有固定曝光值,所以亮度稍微有點差異
使用自動白平衡,所以色溫也有些差異
                                                                               
畫面中間的小圖示原圖(2048x1536)原尺寸裁出來的
裁切範圍就是紅框框圈出來的地方 可以比較縮圖前後
底下完整的圖是經過PhotoShopCS縮圖(500x375)&銳利化
沒有其他畫質上的處理
JPG壓縮等級10(MAX=12)

1.如果以ISO400的曝光值為標準 那麼ISO50應該是0.533s(1/2s)才對
  50 -> 100 -> 200 -> 400 相差三格
  所以固定光圈下 快門應該是相差三級

2.其實縮圖之後 ISO400的畫面還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經過一些處理會更乾淨 請點我

3.因為沒有手動功能,而且快門最長只有4秒
  不然縮個光圈拉個快門,畫面會更漂亮

4.MINOLTA XT拍攝,素質不怎樣的鏡頭配上小尺寸的補色CCD
  都可以拍出堪看的畫面了,所以相機只是工具,怎麼發揮,就要想辦法了

5.另外還有800x600的圖可以比較
  ISO50
  ISO400
 

BUG OF WRETCH BLOG

今天發現無名的BLOG有一個小小的BUG
就是編輯文章的時候是可以選擇"文章隱藏"
目的大概就是不想讓別人看見
文章雖然是隱藏了
但是在行事曆的部分卻還是會照樣顯示出文章
這樣一來....
假使那天只有那篇隱藏的文章
就會被發現了....
謎之聲:那以後要寫隱藏文章就只好多寫一篇當煙霧彈了....

但是你以為真的那麼簡單嗎?
不...我無意間發現了另外一個利用行事曆發現隱藏文章的方法
當你點下網誌上"行事曆"的超連結時
就會跳出當月份的表格行事曆
會把所有發表文章的標題前四個字都寫出來
最多顯示三篇(會依照時間順序排列)
換言之...雖然這招可以破解前面說到的那顆煙霧彈
但是只要同一天多發表幾篇文章就能用文海戰術淹過去了
當然,發表文章的時間是可以調整的
而,就算該網誌沒有顯示行事曆
還是有其他方法可以看見表格形式的行事曆
有鑒於說這些好像有點挖人隱私
那我就把這最後一小步留在我的心裡面
我只是純粹無意間發現這些小漏洞的 
並不是有意要去看誰發表了哪些隱藏文章
請多多包含

 

優雅的等候

Photo By Minolta XD11+MD135/2.8 @新竹香山

Film:Kodak TX400 ,developed by HC110.dilB

##

那年,那天,那晚

在經常相遇的那個候車亭上只有我

昏黃的路燈穿過濃密的樹葉灑在肩膀

交錯照亮的車燈直射我的眼框

稍微縮小的瞳孔持續保持呆滯

只剩耳朵裡Notting Hill CD的旋律還能牽動神經

不自覺地想起那個翻牆買票的下午

雖然沒有今晚隨著雨絲不斷下降的溫度

卻是緊張又興奮的一樣忍不住發抖....

##

搭了車 到了門口

冰冷的手裡握著一杯熱可可

依約站在街角等著你

知道你喜歡這種充滿幸福的味道

打開蓋子

讓味道隨著冒出的熱氣竄進我的身體

然後再慢慢地一口一口吞下屬於你的溫柔

直到全部入喉

蓋上蓋子

結束優雅的等候

離開這個沒有我們的街口....

##

Another Day

Photo By MINOLTA X700+Vivitar35-105 RVP50正沖負 黑白放相(註)

Place/Time/Model:水湳洞禮樂煉銅廠/1998冬/漂亮的婉竹同學

Another Day
                                                                               
Lie to me, say that u need me
That's what I wanna hear
That is what, what makes me happy
Hoping u'll be near
All this time, how could I know
Within these walls, I can feel u
                                                                               
Another day goes by, will never know just wonder why
U made me feel good, made me smile
I see it now, and I, can say it's gone
That would be a lie
Cannot control this, this thing called love
                                                                               
U must think, how can this be
U don't really know me
I can't tell, this ain't the time
U'll never be mine
What can I say, something 'bout my life
I just lost again
                                                                               
Another day goes by, will never know just wonder why
U made me feel good, made me smile
I see it now, and I, can say it's gone
That would be a lie
Cannot control this, this thing called love
                                                                               
Always have to move on
To leave it all behind
Go along with time

                 

昨天晚上無意間想起這首歌

是一位和我有很巧妙機緣的朋友送給我的

已經忘記當初是為什麼會聽這首歌

不過這首歌的內容不管是那時候或者是現在

都很能夠打動我的心

有些人,有些事,有些緣分

縱使我們緊緊呵護

縱使我們細心照顧

時候到了,該來的就會來

時候到了,該走的也會不會停留

也許我們都在欺騙自己

我開始懷疑什麼才是真?

什麼又是假?

什麼樣的人值得依賴?

什麼樣的我又適合去愛?

答案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重要

時候到了,我自然會知道...

重要的是  日子總是要繼續過下去

##

註:這張相片其實不是後製搞的反差太大

而是因為正沖負的底片本身就有相當大的反差

加上我用黑白沖洗(因為相片黑白,所以我堅持掃描也要黑白)

才會造成這樣的畫面,請多見諒
 

更新版面

繼BLOG的版面小小改版之後

我決定要把黑黑暗暗的相簿版面也換個氣氛

於是我便找了幾張我比較中意的照片

加上了一點文字

其中包含了我的攝影器材以及我用過的一些底片

中間再加上一個大大的簽名

嗯,結果畫面就被我搞花了...

真糟,我還搞不定字體的配色

怎麼配都覺得很花

你知道的,我是一個很樸素的人

像我這麼敦厚老實剛毅木訥的男孩子(這是實話,不準吐~)

怎麼可以用那麼花的版面! 

你說是吧...哈哈哈哈

其實我本來是比較中意使用海灘跟天空的那張

但是因為天空太複雜了

版面又有比較多的字在上方

因此我又找了大溪的那張黃昏照

天空乾淨點,字會比較清楚

然後又想到既然相簿都改了

就乾脆連留言板也改一改

剛好又把那張漁人碼頭拿出來整理準備傳給邱久久

就直接用這張囉

沒想到...原本灰色的字體卻消失在照片裡

沒辦法只好換上鮮艷一點的顏色

可是實在是好花啊~~

現在先暫時這樣吧,以後再慢慢修正

新光三越天母店

Photo By MINOLTA XT

位在天母忠誠路上的新光三越天母店在2004年底開幕了

忠誠路上的天母誠品商圈又多了一元大將

身為士林人的我

說什麼也不能不去參觀看看

更何況,天母新光還包含了華納威秀

以後要看電影就不用跑很遠了

新光三越在台北來說應該可以分為兩大趨勢吧

一者為南西店,站前店所顯現的比較傳統式的百貨

一者則為信義新天地,以及剛開幕的天母這種比較新一波的百貨

你問我最大的差異在哪?

在我來說 最大的差異就是建築物上的不同

南西以及站前都是使用了十層樓面以上(包含地下街)

格局上都是屬於比較方正的格局

雖說沒什麼變化,但是逛起來動線不易搞混

而信義和天母的樓層都比較低

而且樓層面積不比兩家老店來的廣(是否與新的容積率有關 我不知道)

因此,信義新天地與天母店都不只一棟

其中信義新天地包含興建中的A4以及完工的A8,A9,A11共有四棟

信義新天地每棟之間(包含連結101)都有天橋相連

要移動到另外一棟 不需要到一樓過馬路

而天母卻沒有這樣人性的設計

而且其中一棟的樓上還包含了華納威秀

可逛範圍又更小了,走沒多久就得下樓換隔壁棟

感覺上天母店比起信義新天地甚至是南西站前都要稍嫌擁擠

感覺上跟大葉高島屋差不多

而新光天母店並沒有美食地下街的設置

一棟B1是FNAC  另一棟則為日式超市(類似大葉高島屋)

而在其中一棟的樓頂有設置幾間餐廳(中、日、泰、韓)

因為餐廳少,人潮多(看照片就知道了),所以除了九如以外都大排長龍(空位還很多呢 真怪)

這點很糟糕,要吃東西還要大排長龍是很OOXX的

簡單的說,我覺得天母店的東西實在不多

要近,我寧願去高島屋

要多,我寧願去南西或站前

要廣,我寧願去信義商圈

我想,唯一的價值就剩下華納了吧 XD

以上純屬個人感覺,報告完畢

腦袋才是重點,別被器材迷惑。

Photo By MINOLTA XT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我不否認,的確好的器材比較能拍出優質的畫面

別誤會~

我說的優質指的是畫質,顏色,階調,細節的表現

但是實際上真正影響一個畫面優劣的是以上這些元素嗎?

不是的,絕對不是

這四幅相片都是我用小小的超陽春XT拍的

什麼手動調節功能也沒有,唯一的優點就是"小"

少少的三百萬畫素,搭配比手指頭還小的鏡頭

但是我卻可以拍出不算太糟糟的畫面出來

為什麼?

不是因為我有多厲害的拍照能力

更不是因為我用了多厲害的相機

我只是讓相機發揮出他應該有水準

拍照前,都請仔細想想

用用你的腦袋

想想你要的感覺,想想你要的味道

關掉小不拉機的閃光燈

找個穩固的拍攝姿勢

拍下清晰的照片(清晰很重要)

相信我,只要不要有太多技法上的失誤

(對焦,測光...etc 以後會另闢文章)

你也會拍出不差的照片的....

說到這裡,也許你會暗暗罵一聲

"狗屁,明明你就常用SLR拍 不要拿XT來塘塞"

呵~這你就不了解了

看到相片裡的那台破相機了嗎?

傷痕累累,外表簡單,笨笨呆呆的相機

那就是跟著我一路從高一拍到現在的機身

MINOLTA X700,1982年的產品,只有簡單的手動功能

幾個現在早就不稀奇的優點(點測光,AElock,光圈先決)

但是這對我來說已經足夠

我現在用的鏡頭也是二手平價品

沒有大到嚇人的光圈,也沒有艷到想吐的顏色

更不用說大三以前都只用一顆發霉、笨重、畫質差的美廠日製ZOOM鏡了

拍照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

要拍出一張不差的畫面更是輕而易舉

如果你拍不出來,請不要怪罪到器材上

因為,我就是個很好例子

如果不能把手中的器材發揮到淋漓盡致

那麼該升級的不會是器材,而是你的腦袋

我也在不斷升級腦袋中...

升級腦袋的進步是遠大於升級器材的

PS.XT拍這類夜景算是最吃力的吧

不能調快門 不能縮光圈(所以光點鬆散)

讓回憶停留在最美麗的那一刻

Photo By MINOLTAX700+Vivitar35-105 RVP50

Place:墾丁市區某家飯店

##

當時間不停歇地跟著地球轉呀轉

我才發現我們也在不停地前進

當現實像海嘯般摧殘著我們建築的夢想

我才發現我們也在勇敢地成長

根據經驗來說

生命裡的每個片段往往都不如想像中完美

但是就像波浪那般

總是有起有伏

為什麼 為什麼我們不把回憶停留在最美好的那一頁呢

是啊 就像你問我的

該怎麼做到呢?

沒錯 就像我回答你的

我也不知道

這個時候我們就不得不佩服一下出家人的厲害

拿得起就要放得下

有捨才有得

真的是這樣嗎? 我想也許是吧

"要提起,即要完全提起;要放下,則要全心放下。"

否則

太藕斷絲連的牽掛

只是拿著別人的無所謂來折磨自己而已

試著把糾成一團的心鬆開

讓他喘口氣

換個心情 換個角度 換個想法

也許艱澀苦辣的過去也能變成一段甜美

就像...就像那一天莫名奇妙想到的例子

香醇的葡萄酒都是用又酸又澀的葡萄釀出來的

越是難吃,酒香越醇厚

時薪九十四塊

50萬科技人要轉業

科技新貧



■撰文 林宏文 

■攝影 陳永錚



電子業景氣不佳,獲利難以為繼,員工分紅配股明顯縮水,過去人人稱羨的電子新貴,不少人已淪為「科技新貧」。估計目前約有五十萬名科技業員工想轉業,這批科技人才該如何面對巨大衝擊呢?



每天早上,小倫的媽媽都會開車送小倫到新店大台北華城的康橋小學上課,不過最近他不上課了,同學都覺得奇怪。後來大家才知道,原來小倫的爸爸在新店的電子公司上班,這幾年公司獲利明顯衰退,員工配股大不如前,無力再供養小倫去上每年要繳三十幾萬元的「貴族小學」,只好把小倫轉到住家附近的公立小學,每學期只要幾千元學雜費。



場景再轉到新竹竹北,最近某一家仲介公司接到一個案例,一位在五年前買下二千多萬元豪宅的電子新貴,最近準備出售他的房子。原因是這幾年股價大跌,當初他在公司配得的分紅股票,如今價值已從當年的二千萬元跌到剩下三百多萬元,當初向銀行貸款一千五百萬元,如今每個月要繳至少十餘萬元的利息,讓他興起不如賣掉的念頭,全家人再搬回竹東老家。





電子產業景氣不佳 員工分紅大幅縮水

這些都是活生生的真實案例,電子業景氣不佳,獲利難以為繼,股價也跟著大跌,員工分紅配股的價值也明顯縮水。過去人人稱羨的電子新貴,實質收入大不如前,不少人已變成「科技新貧」。



科技新貴的配股真的減少了嗎?根據《今周刊》抽樣調查十家電子大廠,比較二○○一年及○四年這兩年的平均員工分紅總額,幾乎都大幅縮水。包括人人稱羨的台積電及聯電都衰退五成左右,其中台積電平均每位員工的分紅從一八○萬元降到八十四萬元。



至於衰退更多的公司如精英、威盛縮水幅度更達八、九成,英業達也減少七成以上,每位員工的分紅僅剩十餘萬至二十萬元左右。至於IC設計業中表現最好的智原,員工分紅也減少一六%,僅有鴻海是逆勢成長,每名員工分紅金額從三一五萬元增加到三八二萬元。



如果再從整體上市櫃公司的分配比例來說,更可以顯出電子業分紅配股「貧富不均」的現象。根據「台灣經濟新報社」的統計,今年國內所有公司的分紅總額達八○八億元,其中排名第一位的台積電就配了近一二五億元分紅,占全體上市櫃一○八八家公司的一三‧六%。至於前十大公司總計配發四三九億元,占全部的四七‧八%,前二十大及前五十大公司分紅則分別占了五九‧八%及七五%。





配股「貧富不均」 拆穿科技新貴假象



換句話說,在國內一千多家上市櫃公司中,排名前五%的公司員工,就享受了近八成的分紅獎勵。其餘九成五的公司只能分到剩下的兩成分紅,這種五%的企業員工拿走八○%的分紅,不僅是資本主義下典型「贏者全拿」的案例,也拆穿了被社會普遍認為是「科技新貴」的電子員工,實際上大部分都是收入普通的「科技新貧」。



的確,社會上對於科技新貴的普遍印象,主要來自像聯發科、台積電這種高配股的公司,但這樣的公司在電子業景氣不佳的潮流下,已經是少數族群。絕大多數企業的獲利表現不好,加上股價縮水,分紅自然減少,而且科技業員工薪資水準並沒有比其他行業高,如果分紅再縮減,所得其實非常有限。



因此就目前國內科技業的就業人口約六十萬名來看,有八成對科技業的前景感到憂心,想轉業的比例更大幅提升,若依這個比例計算,幾乎可以說有五十萬名科技業員工都想轉業。



對此,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溫肇東指出,「過去科技業的高額分紅配股是不正常的狀態,未來很難再有這種榮景,一定會逐漸回歸正常。」溫肇東認為,想進科技業的年輕人最好想清楚,不要抱著太大期待。



另外,華晶網際網路創投合夥人曾煥哲也認為,員工分紅要減少,其實意味所謂的科技業並不是那麼「高科技」,大部分人做的事情,都只是高級的組裝員或繪圖員,所以似乎不應該付給員工那麼多的分紅。



若仔細分析,科技新貴未來拿到的分紅鐵定會持續減少,因為這個制度如今已引起社會極度的關切。因此政府也規定未來分紅配股的總額不能超過全年盈餘的一半,另一方面是政府計畫在二○○八年對員工配股以實價課徵,未來員工實質收入會大受影響,預料未來將是許多科技主管要急著想辦法改進的重點。



目前,分紅配股縮水的嚴重性,已明顯影響到科技員工的工作態度。





員工心情沉重 考慮異業轉職

根據《就業情報(Career)雜誌》先前的調查,有七五%的工程師認為他所任職的產業已經或即將步入「微利時代」,其中包括DRAM(動態記憶體)、光碟片、晶圓代工業的工程師,對本身產業的獲利前景最悲觀。



該雜誌總編輯臧聲遠表示,雖然這個調查是去年做的,但今年情況更嚴重,員工分紅配股制度的修正已是大勢所趨,科技業員工的不安情緒更加明顯,尤其是四十歲以上的員工。



有超過八成的員工認為「科技新貴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而且年齡愈輕、愈基層的工程師愈擔心。



一位在園區上班的碩士工程師就抱怨說,「現在我們已經不再想什麼股票了,目前我的薪水只有三萬六千元,如果沒有配股,就只能租房子、騎摩托車,如果能夠把薪水調高到五萬元,二萬元繳房貸,一萬元繳車貸,剩兩萬元當生活費,這樣至少生活也會像樣一點。」



一位廣輝的工程師也說,「很多人都說科技業的收入高,但卻不問我們的工作時間有多長,若把我的收入除以工作時間,那我的時薪只有九十四元,只比在麥當勞打工稍好一點。」



另外還有超過六成的受訪者考慮要轉職,而且近七成考慮採取「異業轉職」,也就是換到別的產業領域做做看,而非只是另外換一家科技公司。



根據多位新竹地區的房屋仲介及汽車銷售員的觀察,目前新竹的豪宅銷售仍然不差,買家主要仍以電子業者為主,但這種買家都是金字塔頂端的少數族群,一般的工程師生活還是相當清苦,購買力也很普通。



一位工程師就很無奈地說,「我們去看房子或車子時,很多業務員一問我們是科技新貴,就直接介紹豪宅或雙B的車,誰知道我們只有能力買個小公寓或是裕隆的車子。」





預計○五年下半年 出現另一波離職潮

事實上,二○○○年科技業從高峰跌落下來,許多從業人員境遇相當悽慘,在電子業進行調整的這段期間內,很多公司不是倒閉就是賠錢,很多電子新貴財富也大幅縮水,悲慘的例子不可勝數。例如一位前揚智的高階主管,早年從美國回來台灣工作,加入揚智後以每股八十元認購股票,後來聯發科人馬入主揚智,他也就跟著失業,當初認的股票讓他損失不少錢。



另外一位十四年前畢業自交大的高材生,早期加入台灣標準電子及台康資訊等公司服務,後來宏碁成立連碁,他就加入這家公司,並且還借錢認購三百萬元的股票。可惜連碁績效不佳,連續減資兩次,分別減資四成及六成,後來又以十四股換一股併入啟碁,原來的三百萬元目前僅剩不到一萬元,不僅沒享受到分紅配股的好處,還成為名副其實的「科技新貧」。



由於景氣從高峰摔下來,二○○一年也是科技業員工變動最大的一年,尤其是當年許多員工拿完分紅配股後,離職、退休或轉換跑道至大陸的人相當多。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人力資源調查」資料顯示,今年一至九月,國內因為工作場所歇業或業務緊縮的平均人數達十六萬五千人。其中當然包含電子公司因為倒閉關門而失業的數萬名科技業員工。政治大學心理系副教授陳嘉鳳說:「現在科技業環境已不如以往好,以前是別人幫你安排退休,現在則是自己要有一種心態,必須時時要為自己準備好下一步。」



今年產業景氣回升,企業獲利稍有起色,預料明年下半年配完股後,又很可能掀起一波離職潮,許多企業的人力資源主管都已積極面對這個大挑戰。



圓創科技行政處長沈傳芳說,「工程師都非常聰明,我曾遇過一位工程師來找我,把他自己精算的分紅配股方式拿給我看,我非常驚訝這位工程師能夠算得那麼仔細,雖然並不見得是一個對的結論。」



沈傳芳認為,其實工程師最關心的只有兩件事,一是企業能否建立一個公平、合理的環境,二是與直屬老闆之間能否建立互相尊重及信任的關係。如果企業主管無法處理好這兩點,再有前景的公司、再高的配股也留不住人才。





要不要轉業 興趣是關鍵

其實,目前已有許多工程師,無法忍受長時間的工作,又缺乏過去高額分紅的激勵,最後選擇離開電子業,甚至選擇轉至薪資較低的公家單位任職。至於留在電子業工作的員工,必須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要再老是想著過去高額的分紅配股,否則一定會失望。



一○四人力網站品牌總監邱文仁說,她不認為電子業員工的收入會比別的產業低,主要還是因為分紅收入減少後,心理上有很強的被剝奪感。



展望未來,科技業聲勢不再,哪些產業將最受青睞?哪些產業又將沒落?根據一○四人力銀行今年與去年的調查比較,科技人最想投入的明星產業排行,以光電業成長幅度最大,從第二位躍升為第一,另外生化科技也從第八名提升為第五名,半導體業則從原來第一位落居第二,而且衰退幅度最大。



一○四人力銀行更交叉比對出,目前在光電業工作的員工,對自己所處產業的信心最高,超過八成的員工認為光電業是明日之星。其次為生化科技業,信心度也超過七成,至於資訊科技、網際網路、軟體等產業,也都超過五成,但昔日最風光的半導體業,如今信心度已降到五成以下,至於電腦相關及電子相關製造業從業人員,不僅只有三、四成的信心度,而且是最想跳槽到其他產業的員工。



至於要不要轉業,最重要還是看自己的興趣在哪裡,如果有人當初投入電子業不是出於興趣,而是跟著潮流走,那麼以前報酬多的時候,大家都可以咬緊牙關,但當高報酬不再時,也就不再容易繼續堅持了。因此最後興趣還是最關鍵的因素,如果真的喜歡那份工作,即使工作時間長都不會痛苦。



台灣科技業經過三十年的發展,如今已走到關鍵的十字路口,從歐美品牌大廠的重新整合,日本加碼投資,韓商規模聲勢日益擴大,大陸企業又虎視眈眈,未來挑戰肯定一步步增加。台灣過去最引以為傲擁有龐大的優秀工程師,如今卻都出現士氣低落甚至想轉業的現象,企業主還能不再加以注意嗎?



近年來許多電子公司經營不善,員工甚至走上街頭抗議



施振榮︰科技人要思考「微巨服務」



最近,宏碁董事長施振榮提出他對台灣科技產業前景的觀察。他認為,台灣科技產業過去蓬勃發展的黃金年代已經結束,未來不可能像過去每年大舉砸錢投資,又能大幅成長擴張,所以他奉勸年輕人,在選擇工作時,心裡面不要一直存著過去觀念。



施振榮說,他不是看衰科技產業,而是在電子業毛利不斷挫低的微利時代中,大家在思考產業發展方向時,不能再依賴過去的產業成長圖。在規畫新的投資方向時,不能再把資源放在過去需要大量資金的產業如半導體或液晶顯示器等,這樣一定會造成資源重置。



施振榮強調,要思考未來十年後的台灣,到底還能依賴什麼?一定要把資源重新移轉。他認為要思考類似「微巨服務」的方向,也就是提供整合的電子化服務。結合技術、應用軟體平台,有系統地為客戶布建資訊與通信基礎建設,提供客戶提升整合、行銷、通路策略的能力。大家應該多思考類似微巨服務的延伸,才能為台灣的科技產業創造更多可能。(林亞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