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事/SEP-16-2011

之一
近來風風雨雨,略顯得浮躁煩悶
彷彿是心中有鬼魅偷偷作祟
又陷入反覆思考的迷惘
該怎麼做決定才好呢

之二
抽屜裡厚厚一疊醫院收據,準備明年報稅扣除
今年以來怎麼好像沒有一天是完整健康的
體力也沒有以往那麼無以為懼
養生第一步就從每天都要睡覺開始

之三
準太座的工作遇上難處
那是個幾乎無解的問題
社會就是這樣,弱肉強食
我們只是被馴化了

之四
晚餐的約會又錯過了
還好我還趕得上接送回家的時間
昏黃的夜色逼迫著我們感到深沉的疲憊
開始深切期待不久之後的旅行


Macbook 2011土炮評測



為了出門時方便攜帶使用,最近購入了2011年中版的Macbook Air 13"
我選擇的是13”/i5 1.7GHz/256GB版本
從國外的測試看來,13”的i5版本MBA是2011 MBA產品列中電力最持久的
而效能亦不會是選擇MBA時的首要條件
所以為了兼顧省電與效能的平衡,最終沒有選擇客制i7 1.8Ghz的CPU

對於這顆以省電為考量而相對時脈較低的Intel® Core™ i5-2557M的效能總是不免好奇
不知道對於出外旅遊時的數位相片備份及轉檔工作能夠發揮多少幫助
所以針對我自己比較常用到的情況,做了幾樣簡單的測試比較
雖然不嚴謹,但對我而言還是有參考價值

比較的對象分別有四組:











其中桌機的部分以儲存位置(SSD VS HDD)分兩組進行測試
(正常使用情形是以RAID1的2TB硬碟作為儲存空間,軟體安裝於SSD中,並以第三組7200rpm HDD作為軟體暫存硬碟)

測試軟體分別為PHOTOSHOP CS5.5(w/ Camera RAW 6.2)及LIGHTROOM 3.4.1
測試條件均為冷開機後Idle 5分鐘,避免使用其他軟體
每組測試項目進行三次,以平均值計算

Round -1
PS連續批次處理20個12MP的14bits NEF檔案(500MB)
處理內容包含Camera RAW套用平常使用的設定後,轉至Photoshop開啟
縮圖/銳利化兩次,加邊框,存檔...









Round -2
a.LR讀入100個12MP的14bits NEF檔案(2.45GB),並複製到新的位置(來源/目的都是同一顆硬碟)
b.LR讀入後進行標準縮圖的演算及存檔




















Round -3
LR轉存100個12MP的14bits NEF檔至長邊1920的JPG
其中包含標準銳利化,並加上浮水印








Round -4
PS同時開啟5/10/20個12MP的JPG檔 (40MB/70MB/140MB)
計算完成載入時間
















Round -5
Camera RAW套用設定後以Photoshop開啟5/10/20個12MP的14 bits NEF檔案 (500MB)
計算完成載入時間



















Final



從總積分看來,MBA 2011大概有DV2756 2.5倍左右的處理效率
並且處理效率僅略低於Desktop使用SSD狀況下大約10%
(甚至還略優於Desktop使用HDD儲存檔案的況狀)
Desktop 4C/4T的i5-760毫無疑問地應該會強過省電的2C/4T i5-2557M有相當的差距
會造成這樣的結果,我想MBA的Sumsung SSD是最大的因素
在CPU吃重的批次處理與套用設定測試項目中
Desktop都以超過50%以上的速率勝過MBA
但在傳輸速率吃重的項目上,則反倒輸給MBA不少
除了Desktop本身的SSD空間已經接近滿載外(~85%)
MBA對於本身系統的優化程度加上SSD傳輸速度的進步都大大提升了MBA 2011的可用性

至於搭配SL9400的Macbook Air 2010
個人認為比較DV2756的贏面恐怕就只剩下SSD的傳輸速率的吧...

以上,為個人不負責之隨意評測,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