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Lowepro...



反正我一直不是型男的身分,背包用得宅一點,其實也就沒有所謂

而從大學以來就對Lowepro的包包很有信心

於是不知不覺之間,就有了好幾個Lowepro的包包 Orz

1. NOVA4

2. S&F POUCH 60AW

3. S&F Repoter 300AW

4. Backpack Harness

5. Primus AW










這是我的第一個Lowepro包包,NOVA4,大約是大二時購入





方正的外表,側面有網袋,但非立體空間





背面有一個小隔間,還有可以安裝雙肩背帶的兩個吊環





當時還是使用MINOLTA X700,機身跟眾鏡頭體積不大,很一般化的擺置





內部有防水拉鍊袋,上蓋但因為長期使用,布面內側防水膠的部分破損





上蓋外側還有一個小空間可以放一些小東西





這是我的第二個Lowepro包,S&F POUCH 60AW,適合單機街拍使用





S&F系列則是配置標準的結合裝置,以及下方暗藏的防水罩





這是罩上防水罩的樣子





這是防水罩的位置





內部還有一束口蓋,可以避免相機跳脫





當時經常帶著X700+MC50/1.4出門街拍







這是我使用最久的一個Lowepro包,S&F Reporter 300AW







背面已是完整的雙肩背帶搭配裝置,並且有舒適的接觸面





Reporter系列的特色則是上蓋的快取拉鍊,不管是拿相機換鏡頭都可以很快速的進行





上蓋後側同時附了一個半罩的防水罩,與包包同色





這個半罩的防水罩可以在下雨的時候使用,並且同時維持包包的可用性





內部的配置空間略等同於Nova4,但高度較高,小黑也能輕鬆入袋;這個內襯泡棉袋是可分離式





到了近期改用NIKON DSLR後,鏡頭機身都變壯了,快取拉鍊不再如以往方便使用





AW系列更當然不能沒有經典好用的全罩式防水罩





包覆後的外觀如圖所示,防水性非常好,幾次午後雷陣雨都讓我得已全身而退





在背包的內側有束口裝置,可以讓外露面積降至最低





同時再背帶部分,也有皮質開口專門使用;避免防水罩被背帶或扣環損傷





Repoter 300AW掛載POUCH 60AW





Reporter 300AW掛載鏡頭袋





長期揹負使用的痕跡,鐵質扣環逐漸露出原色





就連鉤環都磨損到有凹槽產生,由此可知扣環、鉤環使用鐵質材料的需要





這是Repoter 300AW安裝Backpack Harness雙肩背帶的畫面







最後則是為了降低肩膀負擔,新加入的成員 Primus AW





相機容納空間不如Repoter 300AW,但仍足敷一般登山健行使用

額外多出的上層置物空間,讓我不用再被多個包包纏住身體









最後附上經常陪我上山下海的好兄弟大合照一張























































 



GSMBOY-最美麗的鐵道-眠月線紅葉風情...

12/21 to 2/20 Work Day



一月考勤週期須請六天假:12/22, 12/26, 1/5, 1/10(補1/2), 1/17(補1/30), 1/19

年假:1/24~2/1

無薪年假:2/2~2/6

假日值班:12/28, 1/1

夜班值班:2/7~2/13 (2/14 AM)

中班值班:2/16~2/20



因此總結來說,需上班的日子如下

W52 12/23(Tue)~12/25(Thu)

W53/01 12/28(Sun)~1/1(Thu)

W02 1/6(Tue)~1/9(Fri)

W03 1/12(Mon)~1/17(Fri)

W04 1/20(Tue)~1/23(Fri)

W05 None

W06 None

W07 2/7(Sat)~2/13(Fri)

W08 2/16(Mon)~2/20(Fri)



藍底、灰底都是要上班的日子,白字為值班


黃底、橘底、紫底是不用上班的日子,紫底為一般周休日
















 

Camera Backpack Lowepro Primus AW V.S. NG5162



最近常常覺得用單肩的Lowepro Reporter 300AW在登山行走的時候肩膀容易痠痛

而穿穿脫脫的衣物,甚至是食物或雜物,都沒有多餘的空間可以擺放

因此,最近開始物色一些攝影與短徒登山兼用的背包

在比較特殊的情況下,這樣可能會舒服一點也便利一點(攜帶衣物、食物、雜物方面)

起先是設定Lowepro River AWII這款

趁著機會去相機王看了一下之後發現置物空間太小,而且整個包黑黑暗暗的不是很優

所以回來趁著放假無聊宅在家的時間,再上網搜尋一下

目前看來就以Lowepro Primus AW(40週年紀念)

以及National Geographic Earth Exploer NG-5162 Medium Backpack

這兩款比較符合我的需要:

1.背起來不太誇張

2.適當的置物及相機空間

3.要有腳架及水壺空間

4.應付陰晴不定天氣的雨衣





從外觀及用料來看,Primus AW用了超過50%可自然分解的環保材質

並且維持一貫Lowepro給我足夠信賴的保護以及功能性

而NG5162則是較自然帆布外表,給人不同於以往攝影包包的感覺





在相機的空間上,NG5162看起來是比較優於Primus AW

主要是因為Primus AW在側邊多設置了一個快速抽取相機的開口

為了這個開口,相機則必須以圖式的方式擺置

以我目前的打算,至少須擺進

1.D300+N17-55/F2.8

2.Tokina 12-24/F4

3.Nikon Micro 105/F2.8VR

4.Nikon SB800

5.77mm Filter, CF Card, Battery...

*6.Nikon 80-200/F2.8 (非必須,可帶可不帶)

這兩個包包看起來都無法把以上所有東西裝進去

但其實可以把少用的鏡頭或者配件放到置物空間或者其它小隔間

這個問題應該是還蠻好解決的





防水雨衣的部分,Lowepro AW系列的便利是不用多說的

而NG5162也是有另外配附一個全罩式的雨衣,以防萬一





整體上來說,NG5162因為方正一般的空間配置而營造出了較大的置物空間

但缺點則是那可隱藏可外露的水壺袋,稍微破壞了整個包包的感覺

另外則是側掛的腳架,會讓包包的整體平衡變差

這樣一來可能會是另外一種不舒服

另一方面,Primus AW的優點在於更專業、人性化的設計,可以帶給使用者更多的舒適

但相對而言,在於置放空間以及價格上,則是必須犧牲的部分



目前我只有看過Primus AW實際的包包

可能再找時間去看看NG5162後,再做決定吧。



















 

Reading Makes Thinking...



又從書店帶回來幾本想看的書,族繁不及備載

索性再把最下層的書架整理一些空間出來,該退休收藏的就請移駕吧

算一算,竟然已經累積了快二十本書沒有完整的閱讀完畢

大概是真的很難專注吧

沒有一個完整足夠冷靜的時間做這樣的一件事情

慢慢累積,卻停止消化



原來

全職工作之後的感覺

真的不是當初所能想像的到的,不同





乾脆把這些待處理的書本,直接擺在最靠近大腦的上方

讓它們的念力漸漸影響我的腦電波

也漸漸啟動我的消化速度



















 

遺留在中橫公路的...



自從1999年九二一地震重創中橫公路後,德基至谷關路段就始終無法修復

2004年六月終於修復至可以勉強通行之後,當年七月馬上遭到敏督利颱風的七二水災再次破壞

終於決定谷關至德基之間這段公路(最嚴重的青山上下線)十年內不再進行修復了

從梨山至德基路段目前來看,養護的狀況相當差

還包含了許多處相當嚴重的地基流失及橋梁損壞

不過我還是很勉強地把我的小土車開到了德基水庫旁

眼見前方推土機還在持續施工,我想我應該是就只能到這裡為止了

眼前的一片好山好水,其實不知道已經流進了多少土石流

目前德基水庫的發電及蓄水功能,修復程度則不得而知





附近原本建來供遊客更靠近集水區的遊憩區也因此而荒煙瀰漫,雜草叢生

我在這附近來來回回走走停停了兩個多小時

總共只有三輛台電的工程車經過,閒雜人等應該就只有我而已吧



在這裡我拍了不少的照片

留下了許多的回憶

我收拾起了行囊準備繼續到下一個目的地





咚~~再也沒有了回聲

我的鏡頭蓋就這樣也遺留在德基水庫了





哭哭,一個居然要賣四、五百塊

真的是心中百感交集以外,更增添了幾許淡淡的哀傷啊...





































 

一個人的走走停停 - Album



 



一個人的走走停停

 

冷清的內湖科學園區





太魯閣





太魯閣 綠水管理站





中橫公路 路邊楓紅(槭樹)





中橫公路 午後起霧





大禹嶺 星軌





大禹嶺 日出的芒草





小風口 雲海





合歡山 白眉金翼





武嶺 積雪





武嶺 雪人





中橫公路 梨山





中橫公路 德基水庫





力行產業道路 福壽山農場遠眺思源啞口





力行產業道路 華岡高麗菜園區





武陵農場 桃山瀑布





武陵農場 七家灣溪





武陵農場





中橫宜蘭支線 思源眺望南山、四季蔬菜區





四季村 泰雅族小朋友





四季村 颱風土石流後的蔬菜區





三星 花海&創意稻草人





大里 眺望龜山島





草嶺古道入口 大里天公廟





台二線濱海公路 磯釣





忘憂谷 眺望八斗子&基隆嶼





基隆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