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ty Schedule of SEP/OCT


大概要玩都只能在十月中之前了

新機台進來之後就不太方便請假



國慶那週的排班真的有夠爛的

乾脆我把10/10也包下來好了

做一休一實在太OOXX



不過中秋節有放假

而也因為同事跟我換夜班,變成延後一周

剛好那週還可以再去一趟花蓮



































 

  

環島Day04 [高雄-台北] 吃吃喝喝無米樂



Day04 高雄-台北



回到西部後,一切都更接近原本的生活了

懶洋洋地起床之後,還是對於窗外的美景依依不捨







但環島至今用了超過75%的假期,我卻還在三百公里之外的高雄

因此今天的目標就是學習春天的候鳥開始北移返鄉的旅途

其實西部對於我們來說,其實周休二日就足夠可以完成單點的旅遊

譬如阿里山、合歡山、台南,都曾經有過類似的經驗

只是既然出來了這麼久久一趟的旅遊

當然不能整天只是趕路般地經過

第一站,當然就先回到美食的天堂,台南

在電視上看了許多次的赤崁樓冬瓜茶,很不幸的周一公休

好在台灣有錢大家搶著賺的風氣讓隔壁還有一家同樣掛著義豐冬瓜茶的店家可以享用

味道還是不錯,也很清涼消暑

午餐就在赤崁樓附近朋友極力推薦的鴨肉羹店度過







離開赤崁樓後就準備前往白河看看蓮花田了

但同樣在白河附近還有兩個相當不錯的地點可以經過

一個就是東山鴨頭的故鄉-東山鄉

另一個則是因為無米樂才被人發現的農業小鎮-後壁鄉

引領著奉行美食吃到撐主義的迷途小白先到東山鴨頭排隊買好料

在這裡就像在萬巒,整條街都是東山鴨頭的招牌

籃記東山鴨頭是我們在電視&網路上得到的目標店家







下午一點多就開始營業了,在原本的攤位上就只有鴨頭、鴨脖子、鴨腳、鴨翅等經典種類

口味真的不錯,稍甜,但是骨頭酥,肉質鬆爛好食

另外在兩百公尺外的街底,籃記則是另外開了一家更豐富的鴨子餐廳

賣得不只有平常東山鴨頭也能見到的米血、豆干...之外,甚至還開了一間簡餐店就叫做籃色鴨子







抱著一包東山鴨頭,就想去看看隨風搖曳的蓮花田

不過很不幸的,這裡的蓮田都是以收成蓮子的農業用途為主

根據意外搭上線的蓮農老伯的說法,白河的蓮有兩期

第一期六月底的時候收成,第二期則要等到九月以後才會開始

難怪,我記得我幾年前七月來的時候很多花

怎麼現在每區田只剩下老弱婦孺,真是讓想看蓮花的阿玫小朋友相當失望

(那就下次再來吃鴨頭看蓮花吧)







離開白河的時候,順道經過後壁的街上

這裡就是很純樸的農村







農田裡還是種著滿滿的稻子

田埂上滿滿地站著不怕曬的白鷺鷥







也許,下次再過來的時候可以多花一點時間去找找豐濱伯吧



白河位在台南縣的最北端,跨越了嘉義、雲林

我要替蚵嗲找回真正的實力

不能再讓台北的肉腳口味自以為那就是好味

彰化王功的蚵嗲是我從小到大就記憶在身體裡的好口味

假日的下午總是滿滿的整條街都是炸蚵嗲的油鍋與搶端蚵嗲的遊客

這次選了個平常日來果然少了人潮,卻多了許多在門口挖蚵的蚵農

這樣一來也就讓我們更相信店家宣稱的自產自銷應該是真的吧







王功不只有蚵嗲,王功漁港的海邊經過漢寶、鹿港、一直到台中的高美溼地

這長長的海岸線是西部相當美麗的濕地生態景觀







也許起步慢了點,但看得出來還是有慢慢地再建設著

也許過個幾年後再回來,這裡會變得讓人不太認識也說不定







堤岸之外是遼闊的濕地淺灘

雖然漲潮,卻還是看得到建築在灘地上的房屋及蚵棚







堤岸之內則是漁港及養殖魚塭

魚塭之間的小路密密麻麻,一個不小心就會走到沒有路的窘境







還好小弟的駕照不是用買的,在寬僅兩米的小路上倒車還是可以脫困

(隔壁的那位大嬸,竟然很平常地一點也不緊張,還開始拍照)







晚了一點,今天就沒有那麼幸運趕到高美濕地看夕陽







也許下次吧,高美溼地就在台中,從台北吃過午餐出發就綽綽有餘







在鹿港先把車子空空的油箱餵飽

這桶油很能撐地從離開台東市區後就再也沒有餵食過

今天已經吃了台南赤崁樓,東山鴨頭,還有滿滿兩盤的蚵嗲

下一站不囉嗦,繼續吃撐,目標逢甲夜市

我們要把前幾天在花蓮台東沒得吃的怨氣一口氣要回來...

只可惜肚子還是不爭氣,在逢甲夜市只吃了大腸包小腸&焗烤馬鈴薯就還是吃不下了







我覺得逢甲夜市也是還好而已,一堆的店家都打著台北口味的招牌

那我們是來這裡搞笑的嗎?  



夜深了,本來想要在台中再住一晚

明天可以從苗栗走台三線慢慢逛回去

(這樣有人才可以去新竹吃她想吃的潤餅捲)

不過實在是累了,加上車後還有一包早上就從冰箱拿出來的豬腳&滿車的名產

還是先回家吧,剩下的留到下次慢慢再來體會

留最後一天的假期專心睡覺,也是不錯!































































 




環島Day03 [台東-高雄] 南方的海洋



Day03 台東-高雄



在池畔驛站的早晨,是被窗外的陽光與鳥鳴喚醒的

坐落在池上市區邊緣的池畔驛站,窗外是廣闊的一片稻田

但在為避免陽光太強烈直射,主人細心地在每扇窗邊都種了綠樹

而陽光,便是在這樣細心照護下穠纖合度地穿進每一個旅人的清晨







今天準備離開東部回到西部了,因此沒有在台東多佇足

原本的計畫其實是要把整段旅行的重心放在第三天的南橫上

但是因為之前的颱風以及去年走北橫的經驗影響

實在是對目前的南橫路況沒有甚麼信心

所以只好忍痛改走南迴回到西部



南迴公路由大武離開東部海岸,從屏東楓港離開中央山脈南端

保留一貫東部的駕駛感,純粹的舒適與暢快

從宜蘭開始,一直到花蓮,一直到台東,一直到現在要離開台東了

在後山的天堂,我們才真真實實地感受到陽光的刺眼







離開楓港之後,忽然之間其實對於東部與西部之間的差異不是很能夠適應

多車的公路,人潮密集的市區,還有隨處可見的便利商店

(這真的感觸良多,小七在東部真的是稀世珍品!)







回到西部的第一站,就先到黑鮪魚出名的東港







東港果然就有大漁港樣子了,漁獲相當豐富







剛靠岸的漁船運出滿地的旗魚、黑鮪魚











最厲害的是居然連小貨車都有  囧







在東港停留的短短幾個小時,不斷看見漁船進進出出







回家的漁船甚至在港口上演瘋狂追逐搶道進港戲碼







果然不管是在路上還是海上,路隊長都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東港除了港口以外,還有因三年一度燒王船而相當出名的東隆宮







下一次的燒王船是2009年,也許很值得期待

但這就像是鹽水蜂炮,期待,但是真的想拍卻又必須不辭辛勞

用說的總是比實際帶回家的多了很多很多



放棄了最想去的南橫,讓我的橫貫公路大全集就獨缺南橫一道

為了要彌補這心裡的遺憾,只好用香噴噴的萬巒豬腳來安慰一下







萬巒豬腳最出名的應該算是小蔣先生當年曾經蒞臨的海鴻飯店了吧

幾大桶的豬腳擺在門口讓人挑選,沒有甚麼四兩半隻的,最小單位就是一隻







兩個嘴饞的人硬是挑了一隻最小的包成兩包,一包準備今晚享用

另外一包則是確定怎麼吃也吃不完,要帶回台北



由萬巒走快速道路轉高速公路,很快就到高雄市區了

因為時間還早,而且還有兩大包的萬巒豬腳等我們冰進冰箱

所以我們先到今晚的住宿地點-高雄八五大樓入住

並不是住在八五大樓的金典酒店,而是現在有許多套房一日租可以提供給遊客嘗鮮







我們早在網路上就挑選了許多網友都相當好評的【豬寶寶的窩】

選了三十二樓可以同時看到高雄港區及市區的雙景套房







果然是相當驚人的景觀,這樣的套房在八五大樓裡價格卻意外的平價

也許以後再來高雄,將會是個不錯的住宿地點



一包豬腳先冰進冰箱,另一包豬腳則隨後吞進了肚囊

離開八五大樓後就準備去西子灣觀賞夕陽美景

因為是假日的下午,沒有想到西子灣會塞車塞成這樣

小小的港邊道路,三、四公里的距離,讓我慢慢繞了將近一個小時才到達停車場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西下的落日就像是變了心的愛人是怎麼喚也喚不回的快速離開

為了把握這珍貴的每一秒鐘,我在車上就先把相機準備好

當我一手拉起手煞車、關冷氣、熄火取出鑰匙的同時

另一手已經拉開門把一肩扛起相機直奔海邊,還好還能享受到最後一點點的燦爛







記得小時候每次來高雄,老爸都會帶我們到壽山忠烈祠前面看高雄的夜景

也順便吃高雄不同於北部的黑輪、甜不辣(就是我們現在說的關東煮)

這次很幸運的在離開西子灣的路上,靠近鼓山渡輪站的對岸







很巧的找到了幾十年前就在壽山上擺攤的黑輪店

口味果然相當道地,讓我回味了小時候的味道







一頓飽食之後,我們開著車在愛河附近繞了繞

因為懶得找停車位,另一方面愛河也已經來過了幾次







索性回到【豬寶寶的窩】一邊喝著清涼的飲品配著豬腳看著今晚的F1

一邊看著窗外的美景,還有頭頂上依稀可見的星光及浮雲片片







這晚,我們就在美麗的港景、夜景,以及老闆提供的PS3+GP5歡笑聲裡度過







































































































 



環島Day02 [花蓮-台東] 縱谷、海岸、陽光



Day02 花蓮-台東



在六十石山第一眼睜開來

便是山巒上的曙光照射在滿山遍野的金針山上的美麗景象







實際盛開的金針花其實並沒有佈滿整個山頭

畢竟回到金針農本身,一但花開之後金針就失去了經濟價值

因此在六十石山上,其實除了部分供人觀賞的花區以外

其實一大清早就可以發現有許多的農工已經開始忙碌地採收著金針







或許他們怎麼樣也不會明白,為什麼我們這些都市來的人們

對於過熟不再具有利用價值的金針花會更勝於他們手中鮮甜的金針來的有興趣吧







在居高臨下的六十石山上,一眼望去

俯視花東縱谷,北可以見到玉里以北,南可以見到關山以南







當我們身處海拔近千公尺的山頂上,面對著中央山脈

有種讚嘆這後山人們不同於前山我們失去與獲得的諒解







六十石山上,處處是景點

適合一大清早起床就踏著輕快的步伐沿著各山頭的涼亭去探索







或高或低的各個觀賞點各有各的美景感受

唯一不變的是這幾乎不輸給歐洲的美景,真的讓人感覺身處在旅遊明信片中

就怪自己不夠會拍照,不能把這美景的感動完整的帶回家







回到昨晚投宿的民宿用過充滿金針風味的早餐

Check Out後離開六十石山

在還不到十點的周末早晨,上山的車流已經足以讓下山的時間比昨晚上山還久







下山後回頭往北走到玉里,經由新開闢的玉長隧道穿過海岸山脈來到太平洋岸

夏日的熱帶氣息在這台東的海岸邊嶄露無遺

離開六十石山後的第一站就來到三仙台







這是從小到大,不論家人、朋友、或是一個人來台東都會參訪的地點

這裡的海水清澈而且清涼,特別是在這樣炎熱的夏日

光是雙腳泡進冰涼的海水裡就能感到非常消暑







與以往特別的是,今天的海風大的驚人

也因此海面上的浪花特別壯觀







只是在海風如此猛烈的海邊,我實在沒有膽量在這裡更換鏡頭

也只有這個時候我才會偷偷一點點的對於一鏡到底的旅遊鏡頭感到需要吧  XD



既然來到三仙台,說甚麼也要登台走走

在橋上就已經感到風勢的可怕







跟幾年前颱風來臨前我去爬七星山拍照的時候很有得比

都是強勁到會讓人感覺到重心不穩的可怕


上到島上之後,頂著烈日艷陽與狂妄海風

硬著頭皮還是勉為其難地在島上繞了一圈

風真的很可怕,但是海真的是很漂亮,加加減減之後還是值得







在三仙台我們停留了許久,看見當地的漁民身背魚叉

從海裡三三兩兩地上岸收工,身上則是滿滿的新鮮魚貨







回到遊客中心,有熱鬧的美食區

在海邊吃著鮮美的烤魷魚,配上清涼的現剖椰子水

真的是很爽



三仙台距離成功漁港很近

成功算是台東海岸線上的大鎮,光是7-11跟全家就有三、四家之譜

自然成功漁港也應該是台東的大港吧?

但幾次過來,除了商店的差異以及客運站的規模以外

說真的,在這裡很難感受到成功在台東海岸線上的地位



離開成功後繼續往南,首先經過東河橋

東河新舊二橋各有特色

新橋就像一道跨越河谷的虹







舊橋則是充滿日本時代美感的一座古橋







過了東河橋不遠,即是有名的東河包子

包子還不錯,如果順路會再來買

但要我再特地過來可能比較難,畢竟我對這類的食物興趣本來就還好



離開東河之後,繼續經過水往上流、富岡漁港

水往上流的奇景真的很神奇

即便是知道奇蹟的真相並沒有違背物理上的原理

但還是無法控制自己的眼睛被影響

而富岡漁港則是通往綠島、蘭嶼的港口

本來想要進去找一些資訊的

但是下午四點多,卻已經大門深鎖掛上休息中的牌子

我想,慵懶也算是台東的特色之一吧



天色漸晚之後,也逐漸離開海岸公路了

到台東唯一一家的星巴克用之前集了很久的OPEN貼紙買了兩杯星冰樂

在荒蕪的鐵道藝術村散步,看著太陽又被中央山脈給吞沒

真的很愜意,有這樣的生活才有工作的價值



今晚的住宿地點是池上

從台東往池上的路程大約有五十公里

在西部也許就是台北到中壢、楊梅的距離

但在台東,這樣的距離感覺卻近了許多

過了幾座小鎮便就是要去的地方







晚餐在車站前的全美行池上便當用餐

誰才是真的創始店其實不是太在意

但池上米真的不錯,米飯本身的甜味就很迷人



我們挑選的民宿是池畔驛站

相當有特色的一個民宿







處處可見到主人的用心以及特殊的美感

在這裡不但有無線網路可以上網,還有鋼琴可以隨意使用